3月18日,话题#小米商标已含卫生护垫类#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引发舆论关注。不少网友跑到雷军评论区留言,希望小米能生产卫生巾和纸尿裤等产品。
据企查查App最新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此前已取得的“小米”商标中,包含消毒湿巾、急救包、卫生护垫、医用眼罩等商品服务。(3月18日 长沙晚报微信公众号)
“希望小米能生产卫生巾和纸尿裤。”网友们跑到雷军评论区喊话看似戏谑,实则是对假冒伪劣积怨已久。倘若连货真价实的基本要求都成了奢望,“跨界”的小米反而成了行业标杆,这值得一众厂商深刻反思。
一杯新鲜的柠檬水、一片安全的卫生巾、一台不自燃的汽车……消费者的要求低到尘埃里,令人心酸。安全、卫生,本该是行业底线和门槛,却被“内卷式营销”“价格战”踩到了泥里。市场信任的裂痕早已触目惊心,消费者常常草木皆兵。
雷军坦言:“什么东西难干,或者什么不值得信任,他们就到我的评论区留言。”一语道破天机,当一些行业沉迷于投机营销、流量变现,薄利多销异化为偷工减料,质量底线早被抛之脑后,消费者便只能寄希望于少数坚守诚信的企业“跨界救赎”。
网友喊话小米雷军,无疑是对各行业的警示。日用消费品不是什么高科技,在企业多如繁星的今天,正规企业对那些黑心厂商随时可以取而代之。消费者在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货真价实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舍此别无二途。
揆之现实,小米与胖东来的火爆“出圈”,二者虽然领域不同,但内核一致,那就是回归货真价实。日常消费赛道没有“护城河”,谁把消费者放在心上,消费者才会把谁捧上“榜一”。
对厂商而言,读懂消费者的期待,不是做几场用户调研、喊几句口号就行了,而是必须将货真价实刻入企业基因。这需要用行业自律筑牢底线,用信息透明打破内幕,用极致品控树立口碑,拒绝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主动拥抱以品质为内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良性发展。
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真诚——把“货真价实”当底线,才有资格谈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