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的无人货架上,扫描二维码支付完成后,便可取走自己心仪的食物——这种新的消费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办公室上演。不少创新企业嗅到了其中商机开始试水,以无人便利店、无人办公室货架为代表的无人零售也成为当下一大“风口”。
走进成都果小美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总部办公室,上百名员工挤在不大的空间内,供应链、设计、支付营销、产品等部门在一起忙碌地办公,一幅典型的创业公司景象。
“我们马上要搬了,新的办公场地有1万多平方米。”果小美创始人兼CEO阎利珉对记者说,公司虽然刚成立半年,但已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
果小美主打“办公室里的无人便利店”,将货架进驻到写字楼或办公室,在物联网、生物识别、消费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基础上,利用移动支付实现“无人零售”。
阎利珉说,由于资本市场看中行业前景以及对创业团队的认可,果小美已先后获得4轮融资并完成一次战略合并,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公司货架已进入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杭州等近百个城市,正以每个月超过300%的增长率铺开。
“现在的电商已处于一片红海,也存在购物体验不佳、等待时间相对较长等缺陷。传统零售则存在场地限制、经营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以无人货架为代表的‘新零售’应运而生。”阎利珉说,中国有2亿白领,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懒得动、懒得等又是现在消费者的特点,因此这一细分领域蕴含巨大机会。
而无人零售会否导致逃单现象频发?阎利珉说,办公室是个熟人社会,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自觉支付,目前货损率很低。
谈到为何来到成都创业,果小美的几位创始人说,成都有1400万常住人口,是西南地区广阔市场的腹地。成都人消费观念强,对新产品、新模式接受程度高。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新经济的发展,去年成都市政府新设立新经济委,各个区县成立新经济局,专门支持新经济企业生长。
“政府对新经济企业除了给优惠还给机会,我们的货架已经进驻部分政务大厅和政府部门办公室,这有示范效应。”果小美副总裁周海涛说。
除了果小美,短短半年来,京东到家、七只考拉、每日优鲜、便利蜂等品牌纷纷入市,抢滩白领工作日的消费市场。IDG资本、真格基金、经纬创投等投资方纷纷领投。“现在行业正处于上半场‘百花齐放’的阶段,竞争到下半场后,果小美还将提供水果、便当等一日三餐,并打通农产品直销上班人群的渠道,在农业扶贫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阎利珉说。
尽管发展迅速,作为一种新业态,果小美这样的新零售企业也给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效率、方式带来一定的挑战。
“比如说财务管理。”阎利珉说,按照现有规定,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团队要进行独立核算并在当地申报缴纳增值税,因此公司必须在各省成立一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设立财务部进行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这就带来成本的大幅提高甚至造成部分进项税额的浪费,同时财务部门过于分散带来管理难题,甚至可能带来税收监管的风险。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汤继强教授认为,果小美这样的企业其支付方式主要是移动支付、新金融,税收设计可以用总部经济结算的方式统一纳税来解决,减少各个省重复建设的成本,最终让实惠于企业,让实惠于消费者。
同时,果小美这种新业态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还属于灰色地带,行业规范、政府管理方式没有可遵循的先例。
对此,成都高新区科技与新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宋大勇认为,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以宽容性管理和审慎性执法原则完善新经济市场准入机制,及时调整与其发展不相宜的政策,建设新型监管体系,建立服务新经济的跨部门协调机制。
“新经济的发展有可能重塑城市地缘经济格局。”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教授认为,新经济的发展中,成都等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二线城市应当抓住机遇,为企业提供人才、政策、低成本和宽松的环境,从而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领先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