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游玩勃隆克沙漠,食宿裕都宾馆  ◇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火!2016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社会责任

鞍钢民政企业公司:责任文化成就企业梦想

时间:2014-11-06 09:21:51  来源:新华网 中国前沿资讯网  作者:陈光明

鞍钢民政企业公司荣获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先进单位之机,记者对这家有28年历史的全国最大的社会福利企业集团进行了采访。在同公司总经理孙志国交谈中了解到,民企公司是鞍钢职工残疾子女就业的安置基地,下属70多个企业,职工5000多人。遵循鞍钢集团“为员工造福、为社会尽责”的企业使命,坚守责任文化传统 践行责任文化使命,以责任之心,事业之心和慈爱之心为基石,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了文化建设和经营成果的双丰收。

记者:民政企业公司,为什么把责任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孙志国:这首先是由公司产生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鞍钢民政企业公司的前身是鞍钢主体单位主办的下属企业。鞍钢作为有优秀责任文化历史的共和国钢铁行业的长子,主动承担起安置残疾就业的责任。1986年组建了集中安置鞍钢职工残疾人家属的民政企业,当年民政部部长到企业视察并题词:“鞍钢在全国带头大力兴办福利企业,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是全国学习的榜样。”其次,这是由现实的发展要求所决定的。1998年鞍钢民政企业公司真正进入了社会福利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探索之旅。鞍钢机构精简必须裁减福利企业的员工。减员增效、精简机构、突出主业的改革要求,迫使鞍钢不得不把民政企业公司“剥离”出去。活源、生产原料和企业产品都由鞍钢包保改为走向市场。六大生死考验使被“断奶”的鞍钢民企陷入了一无产品、二无资金、三无技术、四无设备、五无场地的困境。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少三分之二。面对这样一个陷入特别困难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公司,我们领导班子团队,深入员工队伍和企业实际,经过数百次的座谈和调查研究,求证和思考,理出了公司全新发展思路——那就是一手抓文化建设,一手抓经营发展。我们认为:“非文化无以凝聚人心,非发展无以振奋士气。”以责任文化为核心,领导组织公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组建了企业文化部,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为了让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有足够的感性感悟,分期分批组织员工考察学习,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学海尔,找差距,抢市场,上水平”大讨论。为了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创办了《鞍钢民企报》和公司网站,弘扬先进企业文化,以典型事迹引导员工奋发向上。制定的《企业文化手册》和《鞍钢民企文化宣言》总结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成为推进企业文化深入发展行动指南和纲领。

为了保证文化建设同企业发展相结合,又成立了鞍钢民政企业文化研究协会。协会每年选定重点研究课题,深入探讨经营管理规律,推进思维创新和管理创新,共开展了战略落地、团队建设、过硬管理、文化生根、风险规避、绩效提升、预算管理、形象塑造等十几个课题研讨,撰写交流论文100多篇,参加人员600多人次,并将优先论文编制成《企业管理论谈》一书发放给职工,用于提高员工素质和指导实际工作。十几年来,文化建设逐年改进,提高和完善,成为引领和助推做大做强做优的思想引擎。如今,公司企业文化已成为凝聚员工的人心工程,稳定发展的动力工程,提升影响力的形象工程,提升竞争力的品牌工程。

记者:公司责任文化建设源远流长,其核心要素是什么?

孙志国:民企公司16年的责任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实质精髓在于打造三块基石,即是责任之心、事业之心和慈爱之心。三块基石的打造贯穿了民企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在职工每日工作的追求之中,内化为每个员工精神品质,是公司做大做强的法宝和不竭动力。

责任之心,这是公司责任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残疾职工体力、智力、技术、能力差。但是,企业对外竞争的标准是一样的,没有哪个招标单位或者购买者会特殊照顾生存环境极其不利的社会福利企业。仅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不超比例安置残疾职工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公司超比例安置残疾职工40%多,2600多名残疾职工里面有1000多人是可以不安置的,这900多名残疾职工每年的费用近1500万元。然而,公司并没有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一个残疾职工。“企业再难也不能难为残疾人”。长期以来,民企没有一个残疾职工下岗的,责任目标是:1、决不允许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2、决不允许拖欠残疾职工工资,3、决不允许残疾职工看不起病,4、决不允许残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5、决不允许残疾职工生活不下去,6、决不允许因为工作不利而出现越级上访现象。公司把“为员工造福,为社会尽责”的责任文化理念变成制度,变成行动。

孙志国说,第二块基石是事业之心,这是公司责任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民企公司不仅在经营一个企业,更是在经营一份社会责任,在经营一份社会事业。如果不能把社会福利企业做大做强,就不可能承担起为残疾职工应负的社会责任。公司的责任文化要求职工要把工作当做责任来担当,更要当做事业去追求。公司的经营管理关系到残疾职工的身家性命,关系到家庭幸福,关系到子女健康,关系到能否过上体面的快乐生活,只有把企业当做事业,兢兢业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才无愧于残疾职工。正是这种崇高的事业心保证了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民企公司,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新项目新市场。公司领导开展了上百次市场调研,参与了上百次项目研发,让几十个没有产品没有项目的企业起死回生。十几年来,公司每年开发的新产品新项目有20多个。现已开发新产品新项目300多个,形成了11大类,110多个系列的产品集群,国内、国外均有市场。确保了十几年来跟上了鞍钢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与跨越。

事业之心不仅表现在不断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方面,也表现在公司未雨绸缪,深谋远虑的战略谋划和战略布局上。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建成了鞍钢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基地、防暑降温饮品生产基地、耐火材料旧品修复加工基地、机械产品制造修复加工基地、冬季物料运输防冻液生产基地、物料环保防尘产品生产基地、特种管及管件产品生产基地、化工副产品加工基地等八大基地。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孙志国说,第三块基石是慈爱之心,这是责任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慈爱之心主要表现在:一是给残疾职工最可靠的工作岗位。“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难不能难为残疾人,要给残疾职工最稳定的就业岗位。”不让一个残疾职工下岗,不让残疾职工的就业岗位减少一个。企业规模越大,安排残疾人的就业岗位越多。岗位越多,关爱残疾职工的能力就越强。公司建立了鼓励企业多安置残疾职工的激励机制,规定了企业领导的工资收入与企业安置残疾职工的多少挂钩。残疾人都说:“民企公司真是残疾职工之家啊”。二是送残疾职工最贴心的温暖帮助。残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我们很难体会的。残疾职工都有家属。两个困难的残疾人组成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到残疾职工家里去,激发的是我们的同情之心,增强的是责任之心,点燃的是慈爱之心。公司慈爱之心主要通过建立和践行正确的理念得到落实体现。要“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困,暖千家心”。公司领导到每个残疾职工家中了解掌握情况,定期走访慰问。在充分了解残疾职工及其家庭状况的基础上,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同困难职工及其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及时解决残疾职工家庭出现的各种困难,帮扶的领导都要第一时间知情,第一时间到场,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送去温暖。16年来,公司共结成“帮扶对子”600多人次,解决各类困难2000多项次,有效地解决了残疾职工家庭的生活困难。三是要“有贫必包,有难必帮,有困必解,有残必扶。”除了领导班子成员同特困职工及其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对残疾职工及其家庭进行重点关怀之外,还建立普遍关怀制度。公司要求各单位与每个残疾职工及其家庭建立长效救助制度,每年各节日都要针对残疾职工及其家庭开展各种各样的送温暖活动,真正做到“有贫必包,有难必帮,有困必解,有残必扶。”把公司的和谐理念和慈爱之心化为无数次感动残疾职工心灵的具体行动。”16年来,公司共帮扶残疾职工及其家庭2万多人次,救助款600多万元,年均救助1200多人次。我们做社会福利企业,就是在做慈善事业。对待每个残疾职工都要心怀慈爱之心!慈爱之心是护佑公司发展壮大和赢得各界支持的精神力量。

记者:这些年来公司责任文化建设的成果如何?

孙志国:责任文化成就了公司梦想。

逆境方显英雄本色,日久见识文化魅力。十几年来,公司用文化建设引领经营发展,用经营发展保证文化提升,经营和文化相互促进,互为保证,取得了文化建设和经营效益的双丰收。编写了《论文集》2冊,《鞍钢民企报》130多期,《魅力的鞍钢民企》,《实力的鞍钢民企》,《耕耘者之歌》,《理论与实践》论文集5册,《经营管理论谈》,《管理者必读》,《行动纲领》,《行动纲领续》,《闪光的足迹》,《闪光的足迹续》,《数字民企》,《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宣言》,共编辑书刊200多本,文字达1000多万字。这些书籍记载了公司改革发展的历史,是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更是进一步推进公司前进发展的精神动力。通过孜孜不倦的责任文化建设,公司由一个半停产状态的弱势企业,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社会福利企业集团;把一个有2600多名残疾人的弱势群体,凝聚成为一个日益强大的战斗团队;把一个简约的文化理念,变成了一个支撑企业进步发展的责任文化体系。责任文化建设引领和助推了公司取得了丰硕的经济成果:年营业收入从1998年的1亿多元增加到2013年的10多亿元;年利润从亏损到2000多万元;,员工工资比10年前提高了5倍多。公司先后被命名为辽宁省民政福利企业先进单位、辽宁省残疾人之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残疾人之家、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孙志国也荣获了鞍钢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鞍山市最佳人大代表、中国福利企业协会副会长、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最新信息

  康宝莱七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详细]

推荐信息

  康宝莱七个方面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详细]
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