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陈朝华在颁奖现场
4月25日,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广东顺德举行。现任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网总编辑的陈朝华曾是华语传媒文学大奖的发起人之一,同样身为诗人的他此次以“年度诗人”奖颁奖嘉宾的身份出席了典礼,并阐述了自己对华语文学传播的看法:
以下为采访实录:
搜狐文化:您是华语传媒大奖的发起人之一,对华语文坛影响深远。和以往不同的是,您今天的身份已经从传统媒体人转变为了互联网人,此次以互联网人的身份到现场,有何感受?
陈朝华:没有不一样的感觉。过去(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这件事,南方都市报只是一个出资方,我和谢有顺把它做大了。现在过来,也是朋友间而不是单位之间的关系。我们还是熟悉的朋友,大奖还是同样的颁奖程序。我们一直在坚持一开始设定的那种方式。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增加了“网络作家”这个奖项的评选,是我之前一直想做的,在我离开以后他们才做起来,而我刚刚来到的搜狐网又作为一个网络平台,参与了整个“网络作家”的评奖环节,这是很好的尝试。
搜狐文化:也是说,只要初心没有变,在什么平台去推广华语文学都是没关系的对吗?
陈朝华:不论在哪个平台,我个人跟文学奖之间的关系,都属于我个人情感的一部分。比如我今天为什么愿意来参加这个颁奖典礼,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情感,不管在不在南都都是一样的。
搜狐文化:今天来到现场,看到各位获奖嘉宾,尤其是一些文学界的新人,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陈朝华:今天的颁奖典礼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个是徐则臣,他七年前获得过“最具潜力新人” 奖。一个是老贾(贾平凹),也曾获得过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年度作家”奖,今天算是梅开二度。
这也证明,我们还是延续了当年的华语奖评选标准,符合评委的认同度。但我个人感觉是,比起前几届来说,颁奖的过程不是那么纯粹。多元化——这当然是好的地方,但我们最初希望是一个严肃的、纯粹的颁奖仪式,由获奖者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以及个人的文学情怀,现在的颁奖礼增加了一些元素,可能更像一个颁奖,但有一点点娱乐化,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我还是希望所有人的阐述能够回归文学,真正的文学。
搜狐文化:您跟谢有顺老师沟通过这种看法么?
陈朝华:我们两个发起人都有点无奈。我们不希望它变成一个流程化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颁奖,颁奖要有一种仪式感,我们一直坚持在颁奖词之后请作家作一个对文学主张的阐述,并且非常看重这个。今天沈苇讲的非常好,徐则臣也讲得非常好。我们希望不仅是感谢,而是有更多的文学阐述,以及对这个奖的理解、对自己文学的阐释、对自己作品追求的理解。这个奖项能坚持十三年是很不容易的!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搜狐文化:在未来,您是否有计划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对华语文学的推广做出一些新尝试和探索?
陈朝华: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公司,对文化的重视应该是企业品格的一部分。搜狐过去在文化领域的关注和传播应该说也是很尽责的。我来了以后,希望用个人的情怀和资源,让搜狐这个平台更加亲近文化领域和文学现场。让所有跟文化有关、文学有关的内行人,跟搜狐这个平台发生更加密切的关系,我也会策划一系列的栏目和活动,跟真正的内行人,跟文化文学现场的生产者和评论者,更加多元的互动,搜狐文化该做这样的事情。相信同事们会支持,我也会努力地整合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