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同时发布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据了解,该榜单以2018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总体来看,500强入围门槛连续17年提高。2018年,500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9.10万亿元,总体比去年提高11.14%。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2.74万亿元营收总额拔得头筹。
与此同时,上榜企业排位如何,也是区域经济实力的一个较量。这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通过分析500家企业的区域、行业特征,解读大企业背后的区域经济格局。
图片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
京粤鲁苏占半数席位
从500强企业总部分布可以看出,区域分化明显,中国头部企业仍然主要集聚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表现则较为惨淡。其中,北京、广东、山东、江苏5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100家、57家、50家、48家,四省市加起来共占255席,超过榜单半数。
不仅数量上占优,京粤鲁苏上榜企业营收实力也处于“第一阵营”,前10名占9席,前100名则占69席。2018年,来自“第一阵营”的500强企业贡献总营收合计52.54万亿元,占500强营收总量66%。
与京粤鲁苏相比,西部12省市就逊色不少,总共仅66家企业上榜。
事实上,与数量相比,企业在实力上的差距更为悬殊——66家企业中,只有4家进入前100名。另外,这66家企业2018年的总营收仅为5.8万亿元,约为京粤鲁苏四省市1/10。
北京数量和实力“称霸”
北京以“碾压”气势,在企业数量和实力上领跑全国。
北京企业数量居首,上榜共100家。从企业实力看,北京企业前10进8,前100席中占51席。进入营收“万亿俱乐部”的共有6家企业,除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平安外,剩下5家总部均在北京。
行业和企业性质方面,北京500强企业多遍布于战略能源(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货币金融(如:中国工商银行)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其中共有62家国有独资企业,7家国有控股企业。
实际上,北京一直以来都以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最多等优势领跑全国总部经济。以拥有世界500强总部企业为例,北京已连续6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今年5月,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公开表示,下一步,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将紧紧抓住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有利契机,继续打造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以及国际一流的商业环境。
广东“双子星”拉开差距
紧随其后的广东共有57家企业上榜,其中深圳26家、广州24家、佛山2家、珠海2家、东莞1家、惠州1家、云浮1家,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
细究起来,虽然广东“双子星”——广州、深圳上榜企业数量差别不大,企业实力却拉开差距。榜单显示,深圳上榜企业总营收高达43810.8亿元,而广州企业总营收仅为23466.46亿元,约为深圳一半。
这或许与两地企业性质有关。广州上榜企业多分布于传统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如: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业(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制造业(如: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比之下,深圳企业多分布于新经济领域,如IT、金融等。排名最靠前的为中国平安,排名第6,2018年营业收入约1.08万亿元;除此之外,华为、华润、正威国际、恒大、招商银行、腾讯、万科8家企业均入围百强,共有16家企业营业收入过千亿元。
青岛在山东“落后”了
排在第三位的山东,上榜企业呈现“小而多”的特点——50家上榜企业中,只有5家进入前100强。
与广东“第一名”万亿体量的中国平安,在山东省内排名第一的山东能源集团,其2018年营收仅为3389亿元。
行业分布上,山东企业多“扎堆”于制造业。50家企业中有32家企业从事制造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为石化、炼化及金属冶炼加工企业。除此之外,产品类型较为多元化,如橡胶、化工、器材、造纸、纺织服装等,,整体层次不算高端。
与多样化的工业品类对应,山东企业的地域分布也呈现出“雨露均沾”的特点:济南、青岛、滨州、日照、东营、威海、德州、济宁、泰安等15个山东省内城市均有500强上榜企业,且数量分布非常均匀。
值得注意的是,省内“头部城市”青岛并未体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50家企业中,只有4家总部位于青岛。据不完全统计,东营、滨州等城市入围企业数量均多于青岛。
这样的结果,或许跟青岛首位度不高有关。2018年青岛GDP首位度仅为15.2%。在济南合并莱芜提升首位度之后,青岛于今年5月7日在《青岛日报》头版刊发《勇当全省“绝对第一” 提升青岛的首位度》,提出“以青岛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以青岛的体量,我们在全省必须遥遥领先,绝对第一,我们没有理由做第二”。
如今,面对中国企业500强的榜单结果,青岛或许也该加快步伐了。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