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把企业文化写出来,对很多企业不是难事,每个企业不断成长,总会有沉淀和总结,但是你如果把文化和企业的实际运作搞得很分离,只是看起来很灿烂,但和企业运作是两张皮,最后你的文化也会慢慢萎缩。
要把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要做三方面的事情:让教育和传播让更多人听到;要通过树标杆促进员工建立一些自己的愿景,让文化看得见;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激励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这套文化最后落到他的身上,让文化摸得着。
1、让文化听得到
我们现在有两份报纸,还有一份杂志。我们在英文版上也加大了很多宣传,我们的心声社区,从2013年5月我们已经开了外语版,很多当地的员工申请来当版主。我们用这种方式传递文化的时候,在员工当中起到了发酵的作用。
早期我们有很多员工在天涯论坛上骂华为,后来任正非说在外面骂也不合适,我们给他们搭一个平台,建了心声社区,每个人可以穿不同的马甲在上面对公司任何事情展开评论。
有些员工激进一点,骂两句,我们也接受,但是核心的一条就是不允许查,保证我们公司说真话的渠道畅通,哪怕你的方式不一定恰当。
从2008年运行以后,头一年多成天都在说华为的毛病,到了最近这几年,突然发现有很多员工站在公司的角度,关注业务改革,提了很多建议,后来我们就把它整理成管理问题。
后来我们出了一个规定,要求我们中高级的干部都要写心得,员工反映的管理问题你怎么看,这些问题你的组织中有没有。这样一个让员工纯吐槽的心声社区曾经是我们实施改进的巨大的资源池。这也是适应网络时代,新兴人类比较多的时候的一种新的举措。
2、让员工看得见
主要就是进行科学的评价,一个是我们强调全面的绩效,不是看你报表的数字,而是要看你履职的情况,以及为客户创造细微价值的贡献,这些都要综合起来考虑,这就是要解决雷锋吃亏的问题。同时看你的相对贡献,你跑得快我们就给你更高的评价,对应你的回报更多。另外,你要和自己比差距,和其他人比贡献,大家都想成为这个团队里的佼佼者,还要和过去比,比自己的进步。
在华为公司有一种状态,落伍了不难受,落伍了大不了就离开了,我可能到别的公司去还很不错,但是最怕的就是在华为公司的停滞状态。
那么大范围的绩效要做到公平公正也不容易,我们从2011年开始绩效公示。基层有些管理者在一个小范围不注意对员工的辅导、支撑、帮助,往往只是用考核的大棒来挥舞,在这个公示的过程中,员工会监督,我们也会看。同时,如果这个管理者总是以个人喜好搞一些小帮派,员工是不服的。我们的评价就是要真正落实,让员工层面真切地感受到。
让文化看得见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提倡关爱员工,除了一些生活协调委员会帮助大家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以外,华为还做了两个方面的事情强化。一是帮助员工减压,我们用一套情绪压力测评的方法,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压力指数;同时管理者和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样减压、怎么分享。所以我们现在建立这套比较完善的学习系统,员工可以在网上注册,然后学到他本专业之外的知识,对他的长远发展有帮助。到去年(2012年),网络学习系统开通三年了,学习达到400万人次。
3、让员工摸得着
你的激励,尤其是物质激励方面,你应该让员工感到与你的文化导向是完全一致的。2013年10月的干部大会提出要丰富我们的激励手段,尤其是加强非物质方面的激励。同时我们要把短期的激励和长期的激励做到平衡。在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提出打破平衡,拉开差距。
华为目前对人员管理和激励,从薪酬、福利这些硬的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今后可能会按照这次干部大会提出的丰富激励的手段,我们会在员工的发展和认可这些纬度把很多具体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做起来,向全员推广。
现在我们的激励框架已经形成了很多探索,从2012年下半年又多了一个,任正非亲自签发了总裁嘉奖令,这个嘉奖令就打破了很多平衡。我认识一个获奖的员工,我说你们总共200万的总裁嘉奖,你们几个人分?他说总共10个人分,把他们乐坏了。我们让我们的文化是摸得着的,我们的这些导向,包括从平衡到打破平衡,导向冲锋,这一系列形成闭环,让员工完全能感受到。
在华为的激励制度里,最能引起员工共鸣的奖项是什么?是金牌员工。
原来是发纯金的金牌,价值8000元。后来觉得太小了,而且有的海外的员工要带它回国,海关不能通过,所以我们后来做成一个铜的镀金的金币。这仅仅是其中之一。从2010年开始,这些金牌员工都有机会参加公司的会,并且任正非和他们合影,所以很多员工看重这个,他觉得这个比发几万块钱更有价值。
金牌团队主要是发奖金,奖金额度拉得很开,海外的团队比较多,中国区的少一些。少的几万块钱也有,多的有7位数的。这个数字不是关键的,关键这个导向是要鼓励大家去贴近客户的地方、去一线。今后我们加大对一线的授权,他们得到更大的回报,他就完完全全彻底闭环了。
任正非提到,不管是什么行业,最后这个行业的资源会枯竭,但是你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所以他提出,资源是会枯竭的,只有文化生生不息。
(原标题《为让企业文化落地,任正非煞费苦心,员工最在意的他都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