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吨筒仓、1908粮仓艺术空间、艺仓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这些承载着唯美与创意的文创园区,都是由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老厂房——煤仓、粮仓、工厂等,“脱胎换骨”改造而成的。
上海是我国工业文明的摇篮。为压缩低端产业空间、去除高污染高耗能和过剩的产能,上海近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关停并转了大批企业,同时也留下大量工业遗存。根据有关普查数据,上海现有工业遗产建筑300多处。
对这些工业遗存的处置,原先走的是简单地一拆了之的路,在原地新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但同时也抹去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因此,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简单地拆除和闲置是资源浪费,工业遗存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究竟该以怎样的方式保护、传承、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们全新的时代意义,挖掘它们独特的建筑魅力,值得认真思考。
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
“过去这里整日吐着白烟,是当时上海最高的烟囱了。”年近七旬的唐阿姨站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65米高的大烟囱下,领着年轻观众走近它,讲述这座博物馆的前世故事。
带有大烟囱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南市发电厂的工业遗存。唐阿姨在电厂工作了33年,几年前,她曾工作过的旧厂房,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成为五大主题展馆之一的城市未来馆,如今又变身为一座“艺术电厂”。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负责人看来,这片重新“发电”的场馆也有工业遗产改造中的坚守。“过往排污排废的工业化装置本身也是历史的承载体。建筑师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形态。”内部展览与外部世界从空间、历史、人文角度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改造是对工业遗存的利用和活化。
对唐阿姨而言,艺术展品就像另一种发光发热的煤炭,勾出了回忆。她说,创新利用,能够让更多的人追忆。以前维修汽轮机、发电机的大吊车被完整保留。工业遗产中有意义的部件被新的艺术空间所使用,从而呈现给公众,让他们在博物馆里看到另一种生活。
这样的保护与再生,在上海老厂房改造中比比皆是。选址原北票码头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伞拱”结构与原北票码头保留下来的构筑物“煤漏斗”形成视觉呼应;龙华机场大机库,如今成为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的私人美术馆。改造中,3000平方米的玻璃大厅旁引入户外的绿树,老机库的沧桑,与新建玻璃大厅的亲和融为一体;春明粗纺厂变身M50艺术区;老码头仓库成为上海美协创作中心东外滩艺术空间;玻璃仪器厂改为了玻璃博物馆……创造性的改造利用,让这些工业遗存焕发出生机。
挖掘每个建筑背后的故事
工业遗产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黄浦江畔,上海船厂码头的钻焊平台被改造成亲水的露天表演广场。上海滨江两岸贯通的背后,不仅有大体量的建设工程,还有精细化的实地调研,细到每幢厂房、每根拴船桩、每棵古树,深挖背后的故事。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常青教授对杨树浦工业带进行调研,走访每一幢厂房,对建筑物的年代、用料、功能、层数等物理质量和风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全方位调查梳理出这一带有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在现有文保单位基础上列出一张“附加保护清单”。
调研团队调查发现,位于上海船厂一幢不起眼的四层抹灰厂房建筑,是建于1920年的东方纱厂仓库,也是滨江带现存建筑中最早的无梁楼盖仓库,代表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调研团队建议对其整体保留再利用,并向上海市文物局推荐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据悉,目前在酝酿中的上海工业博物馆,考虑在杨浦滨江的工业建筑群中选址。
建于1927年的毛麻仓库、1913年的明华糖厂、1927年的永安机房……就连第一毛条厂和上海船厂周边的几棵古树,其历史价值都被一一挖掘,列入保护清单。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保留这些陈旧的工业遗存?常青教授表示,工业遗存虽然老旧衰败,但许多具有工业遗产价值的东西都还在。“我们的目标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构筑物和绿化,对滨江进行全方位调查梳理,丰富工业建筑遗产清单,解决滨江规划中的建筑、道路和环境问题,提出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和业态分布构想。”
“文创50条”带来转型契机
去年底,上海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文创50条),计划到203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左右;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表示,“文创50条”将对上海文创产业的战略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创园区融入时代的契机和焦点。他认为,城市工业遗存的更新与转型,对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创园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推动上海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生态产业体系。
上海社科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室负责人表示,上海在深入挖掘工业与文明的关系、讲好海派文化故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在他看来,对工业遗存赋予新的包装、新的创意,为城市更新改造、历史文脉留存、区域面貌提升提供了一种“上海温度”的解决路径和方案,可以做出具有长远效应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项目。
重视工业遗存,是全世界的文化潮流,国外有很多将其改造为博览建筑、景观公园、旅游场所、文创集聚区等成功案例。金江波认为,提炼工业遗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进行保护与改造,可引入国际国内的智库专家咨询机制,拓展园区发展思路。
相关链接
■废弃空间的脱胎重生
上海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一幢由30个大筒组成的长140米、高48米的立面建筑,曾是“亚洲最大粮仓”。如今,庞大的筒仓内已不见工人的身影,聚集在此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
废弃的老旧粮仓,变身今天的城市空间艺术秀场“八万吨筒仓”。共分7层的巨大筒仓里,释放出1.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展品与建筑穿叉组合,重回公众视野。
同样是在民生码头,几年前,一家画廊的总裁张先生路过时,看见一个巨大的高四层楼的水泥框架。据张先生回忆:“在这种高价地段,居然有这么大一个水泥框架,我很好奇,后来了解到这里原来是煤炭码头,水泥框架是装煤的仓库。我就想是不是能够利用起来。”
随后,煤仓被改造成艺仓,以“艺仓美术馆”出现在人们眼前。建筑师打破煤仓原来封闭的空间,将其打造成内部空间大小各异、曲径通幽的现代展馆。改造中,系缆桩、高架运煤廊道、煤仓、抓斗、船锚等实物都保留了下来,有些则成了雕塑。“我们的想法是,煤炭没有了,艺术装进去了,所以取名艺仓。”张先生说,废弃的空间只要你有想法,赋予新的理念,就能焕发新的魅力。
■用“绿色”重绘老厂房
上海杨浦区江浦路口有一座“树屋”:6层高的楼房,底色是飘着白云的蓝天,中间有一根粗粗的深褐色的“树干”,每个窗口都布满整齐的绿植,还有深绿、浅绿、红褐等不同颜色,远远望去,生机盎然。这是上海钢琴厂旧址改造后的全新产业园区。
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上海钢琴厂搬迁后,空留1.8万平方米老厂房。不久前,这里经改造成为以绿色建筑产业为主题的园区,引进了十多家建筑产业链上的企业,其中一家文化创意企业租用了园区内部一栋两层厂房,改造成办公室。
设计师拆掉了围墙,让园区外沿与周遭街区自然衔接,成为开放空间。几个原是生产车间的楼面和最老的厂房,则以原来面目呈现。室内还大面积使用了嫩绿与澄黄两种主题颜色,给厚重的老厂房带来了勃勃生机。沿街这栋象征绿色和自然的“树屋”,更是让人依稀回忆起老钢琴厂的那份艺术与浪漫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