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中国钢铁企业网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江苏沙钢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精品基地、建设绿色钢城”的战略目标,坚持科技领航,深化自主创新,加速结构调整,推进联合重组,加速转型升级,现已成为拥有总资产1700多亿元,年产钢能力3500万吨的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跻身于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行列。
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3年世界500强最新排行榜。沙钢集团以营业收入345.58亿美元、利润9450万美元的成绩连续第5年上榜,列第318位,排名较去年346位上升28位,较2009年排名递进126位,成为6家入围中国钢铁企业中唯一排名晋升的企业。
多年来,沙钢实施企业文化提升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域不断探索实践,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辐射力,为企业持续高效稳健发展,成功进入世界500强并连年争先进位提供了重要保证。2011年以来,沙钢分别荣膺张家港市、苏州市、江苏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创新沙钢理念,构筑企业文化建设新体系
世界上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和优秀人才的企业也是没有未来的企业。
沙钢从1975年建厂开始,就一直十分重视建设具有沙钢特色的企业文化,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登攀”的企业精神,成为激励广大职工艰苦创业,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争创一流的力量源泉。
进入新世纪,沙钢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提升战略,着力构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沙钢先后树立起了“我们的决心,就是我们的资源;我们的信念,就是我们的未来”的创新理念,形成了沙钢特有的哲学思辨和广大职工干部共同的目标追求。因为沙钢集团高层领导始终认为,沙钢位于长江之滨,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是滨江近海,拥有8公里长的长江深水岸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资源和产品可以两头在外,既可辐射华东、面向全国,也能够走向世界,是发展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理想之地,只要有信念,有决心,抓住机遇,科学决策,群策群力,团结拼搏,精神可以变物质,可以成为创造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近几年来,沙钢还制定了“忠于职守、团结向上、求实创新、乐于奉献”的沙钢职工誓言,以及 “忠于企业、创新实干、团结勤奋、廉洁奉公”的沙钢干部誓言,成为职工干部同心协力建设一流钢铁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十一五”以来,沙钢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与加强职工干部队伍以及培育企业品牌等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潜移默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精心实施,不断拓展和提升企业精神、企业宗旨、沙钢厂风、沙钢理念、职工誓言、干部誓言等具有沙钢特色文化的内涵,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培育工程,通过实施企业文化等主题教育,优化提升厂区内大环境宣传布置,实施宣传文化阵地和体育娱乐设施改造工程,营造富有沙钢特色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沙钢坚持传承弘扬企业精神,把沙钢建厂以来积累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永不满足,追求卓越”为基本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行比较系统研究整理、总结、提炼、丰富其基本内涵,初步形成沙钢特色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确立以沙钢企业文化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使沙钢“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坚持把企业文化挖掘和整理的过程、变作职工自我教育的过程、进而转化为成为企业发展宝贵的精神支柱、执着的理想追求和强大的文化动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拓展企业文化建设新平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沙钢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全力推进具有沙钢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致力于“产钢育人,融为一体”。
一是着力构筑人才高地。沙钢将全面开展职工教育培训,作为实施企业文化提升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列入集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贯穿于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设备管理、安全生产和其它工作之中。同时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先后与北科大、钢铁研究总院、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工大、江苏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高层次合作平台,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沙钢还与德国福克斯、西门子公司、瑞士康卡斯特公司、美国摩根公司和韩国浦项等十多家国际冶金界着名公司有着良好的科技、业务合作关系,2007年成立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集群。2010年5月18日,沙钢又与苏州大学战略合作创办了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开创了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与百年名校联办钢铁专业院校之先河。
二是全面实施凝聚力工程。沙钢党政工团形成合力,坚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逐年给职工增加工资福利待遇。金融风暴爆发之际,许多钢铁企业举步维艰,纷纷减员减薪,沙钢非但不减员,而且普遍增加工资,增强了广大职工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发展企业的信念。
沙钢还对大专及以上的毕业生实行学历津贴,目前享受人数达4000多人,企业每年支付津贴近2000万元。当年轻大学生结婚成家时,公司都给他们安排廉租过渡住房,还实施企业内部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激励岗位成才。近年来,沙钢投入巨资,优化厂区大环境,从每一幢职工宿舍房间到车间休息室全部安装了空调;全公司职工均可享受公司补贴的工作餐,大学生结婚成家,沙钢为他们提供廉租住房;企业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植树种草,整个沙钢的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不断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社会环境,使职工安居乐业,对企业有一个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推进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三是陶冶职工思想文化情操。坚持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教育,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实施企业精神、沙钢理念、职工誓言等宣传教育系统工程、持续不断开展树立先进、学习先进的典型示范工程,还在全公司广泛组织开展“中层干部读书月”等活动。
在沙钢建厂35年之际,还组织开展了“沙钢建设发展功臣”评选、“千名职工代表看工厂”、“进入世界500强的光辉成果宣传思想和企业文化教育”以及“千名干部万名职工谈心”等活动,重温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弘扬沙钢特色企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干部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一支思想稳定、纪律严明、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提供新的思想文化保证。
2003年起,沙钢还创造性的与行业主流媒体中国冶金报社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中国冶金报江苏记者站移师沙钢,为加强企业对外宣传和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充分发挥“沙钢通讯”、沙钢电视台、沙钢广播站等主阵地功能,企业内部宣传文化工作得到新的加强。
近年来,沙钢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各个分厂、车间全面加强基层思想宣传和企业文化阵地建设,用身边的典型来教育身边的人,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广大职工零距离对接;同时在“十一五”期间投资数百万元,不断完善职工俱乐部、电子阅览室等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工程,沙钢俱乐部图书馆荣膺“全国职工书屋”称号;在沙钢厂区还建设了展示企业艰苦创业、创新发展历史文化的沙钢浮雕、沙钢钢铁工人铜像、沙钢模型厅、沙钢展览馆等,成为企业文化的标志性工程,扩大了企业品牌形象辐射力。
三、履行社会责任,赋予企业文化建设新内涵
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认为,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办好企业,造福社会,就是对科学发展观最好的实践,也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理所当然的新内涵。
沙钢将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作为责无旁贷的崇高使命。多年来,沙钢为地方政府分挑担子,切实做好征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前后累计共安排5000多人进厂工作,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居民,解除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沙钢还扶持苏北、安徽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招收了4000多名劳务工进沙钢就业,实行同工同酬,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
尽管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政府部门,但是,当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沙钢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将企业发展成果回报社会,把广大干部职工浓浓的爱心传递到四面八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严重的灾情牵动着沙钢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心,立即组织开展“万名职工情系地震灾区”献爱心活动。企业和职工的赈灾捐款超过9550万元。台湾发生“莫拉克”风灾,沙钢立即捐款100万美元,帮助灾区同胞重建家园。
2010年,沙钢捐款3000万元,助建当地的锦丰镇人民医院,还捐款8000万元,支持建设环境设施一流的张家港市社会福利中心,帮助孤寡老人等安度晚年。2011年6月,沙钢又为市慈善事业捐赠100万元。2012年,沙钢又为省残联以及沙洲工学院等捐赠资金约5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用于捐资助学、扶持文体事业、修桥铺路、修建医院、加固江堤、防汛抗洪、造福乡里、扶贫济困等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的捐赠款超过5亿元,彰显了沙钢广大职工干部的铁骨柔情。
沙钢将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事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尊重,连年被评为国家、省、市慈善事业先进单位,荣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创造出巨大的企业文化价值,产生了显着的企业品牌社会辐射效应。
站在新的历史高地,沙钢提出了要以“建设精品基地,打造百年老厂”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围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继续全面推进企业文化提升战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注入强大精神文化动力,到2015年力争进入世界企业300强,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