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游玩勃隆克沙漠,食宿裕都宾馆  ◇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火!2016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最新推荐

扬关公正气,树高尚人格

时间:2015-09-25 09:23:22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彭允好

本网讯 2015年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四。在1855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60年,在神奇而历史悠久的华夏之根、山西运城大地上,诞生了一位影响深远、享誉万代的民族伟人--武圣关公。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解县常平村人,父讳毅字道远。乃夏朝第一忠臣关龙逄的后裔子孙。

关公年少时,英秀奇伟,性忠孝,勤勉好学,喜读《左氏春秋》,讽诵朗朗上口,故对忠奸之辨、善恶之分、君子品格了然于胸,常以自励自勉。及到青年,关公更加器宇不凡,威风八面,文韬武略,智勇双全。

公元177元,关公17岁时,娶妻胡氏。公元178年,农历五月十三,生长子关平。23岁时,关公因不忍见当地豪强吕熊荼毒百姓,残害人民。所以斩杀吕熊及同伙18人,逃难江湖。

公元188年,关公在河北涿郡与刘备张飞相遇,三人一见投缘,志趣相投,便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义结金兰。从此展开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心协力,救困扶危”的英雄报国之路。

关公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一直追随刘备,忠心耿耿,不避艰险。留下了许多符合忠义节勇,重诺守信等传统文化道德范畴的历史片段,为后世的忠臣良将所效仿、所崇敬,树立了良好的人格典范和道德标杆,被后人称为“义”的化身,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人们崇拜关公,并不是因为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战绩彪炳。而是他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人生追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的凛然正气,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始终如一坚守道德实践的人生态度。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来崇尚的就是君子人格和道德修为。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绵绵不已的民族精神和发展动力,蕴涵着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它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凝聚在关公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孝节义仁勇信等人格力量,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正是这种关公精神,关公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唐初书法家虞世南曾写过一篇赞颂关公的三字诗:“利不动,爵不絷。威不屈,害不折。心耿耿,义烈烈。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

宋朝诗人张商英《咏辞曹事》中说:“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釯。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势利寻常事,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极力称赞关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元朝程元卿的诗:“将军气作汉长城,此身肯与贼俱生?一时成败风云散,千古精诚日月明。”关公的人格力量、气节和风骨,让后世人为之动容,顶礼膜拜。也让更多的忠义之士能够在名利、富贵、劫难面前,尤其在国家利益受到侵犯时依旧保持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吴佩孚最崇尚忠义化身的关公,他喜用儒家的“忠、孝、节、义”训练部属;在民族大义上,较之其他军阀,吴佩孚更有气节。

吴佩孚曾自撰了一副对联,挂在北京居所的客厅:

得意时清白乃止,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1935年10月,日本人掀起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人及汉奸多次上门来拉吴佩孚下水,均遭到吴佩孚的严词拒绝。“七七”事变后,北平危急。吴佩孚拒绝南逃。在客厅的墙壁上挂上了关公画像,表明誓死不与日本人合作的决心。北平陷落后,投降日本的江朝宗上门劝降吴佩孚,吴佩孚骂道:“你年纪比我大,还当日本人走狗,卖国求荣,真是白发苍苍,老而不死。”遂与江朝宗绝交。

在关公信仰出现之后一千多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是屡遭磨难,但在关公“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的这种择善固执、大义凛然的精神引导下,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忠肝义胆、精忠报国,视民族大义、国家尊严重于泰山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戚继光等,他们受到人们的历代敬仰,激励着代代国人自强不息、报效祖国。

人们崇拜关公,本质就是崇拜关公高尚的道德人格。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诚、恩怨分明、信义卓著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被后人推举为集“忠孝节义诚信”于一身的道德楷模。

以关公文化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华全国道德建设促进会就是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于具体实处用力,在知行统一上下功夫。注重道德的实际应用。俗话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德就是立身处世的实践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建设,知之不难,行之不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仅需要研究,更需要实践。

德促会国学中心的理念就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德化育人。”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是关公文化、德促会毕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站在历史时期的新的节点,道德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深感重任在肩。德促会,汇贤德,扬关公正气,树高尚人格。让更多崇德尚义者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我们才会更有力量,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才会更加幸福安康。[转自: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作者:彭允好,系中华全国道德建设促进会会长、关帝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新信息

  "僵尸企业"和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企业不同。[详细]

推荐信息

  "僵尸企业"和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企业不同。[详细]
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