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因质量安全问题在欧美多次被封杀 “洋中药”趁机逆袭中国市场
英国对中药的打击可谓接二连三狠下重拳:继英国药品管理局日前发布警告提醒中药毒性风险后,据境外媒体报道,英国药管局表示,计划从明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业内人士表示,此事件再次说明中药的国际化之路始终坎坷,更值得警惕的是,“洋中药”正在返销“逆袭”中国。
8月20日,英国药品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警告,提醒大家谨慎选用一些未经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称这些中药含有高含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铅、汞和砷,此次被警告的产品有北京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的发宝。
随后同仁堂方面有工作人员回应称:被“点名”的牛黄解毒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问题在于两国用药标准不一样。
就在近日,英国当地媒体报道称,英国药品管理局已通知各中医学会和一些较大的中药店公司,要求上报中成药的库存数量。药管局表示计划从明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据了解,中药因质量安全等问题在英国已多次遭遇警告和封杀。
欧美市场门槛高企
记者了解得知,就在今年年初,加拿大卫生部发出通告,警告公众不要购买、服用多款含有超标的汞、铅等重金属的中成药,包括天麻头痛丸、石斛夜光丸、内障明眼丸、天麻丸、白凤丸等。
国内某大型药企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因为标准不一、且现在中药进入欧美国家在药品质量检测方面要求十分严苛,所以不少口碑好销量大的国货只能以保健食品等身份尴尬地存在,或者干脆被封杀。
“申请注册的公司必须提供草药产品至少连续30年在欧盟国家使用有效、安全的证据,最起码要提供欧盟国家使用15年和欧盟国家以外使用30年的证据,光这一条就把国内药企基本拦在了门外。”他介绍,为此,不少国内药企开始“曲线救国”,采取和当地药企合作等各种渠道和模式来规避这些严苛的条件。
“洋中药”大量返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中药出口金额14.91亿美元,同比增长22.49%,增量来源于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2013年仅在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就达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
“近年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逐年递增,但其中不少都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洋中药’或保健品、化妆品等,然后大量返销回中国。”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媒体报道,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根据传统中药六神丸开发的救心丹,每年实现数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对其贡献最大的就是中国;德国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银杏叶,生产出产品再返销回中国。“不少日韩、欧美国家在抢注专利和技术研发上高出国内中药企业不少,所以现实就是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难,‘洋中药’打入中国市场易。”他表示。
专家说法
用药安全是软肋
日前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表示希望通过三年努力,探索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建立中医药服务标准,培育国际知名服务品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中心中医科龙目恒主任表示,近期有关部门大力整顿全国主要的中药材市场,结果发现充斥着大量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要想进入国际市场,还远不止原料过硬、技术达标这么简单,不少国家在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方面比国内标准还要高出一大截,而且一旦发现个案就可能全面叫停。”
专家介绍,中药在海外的“信任危机”始终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中药企业要想走出国门,除了“合纵连横”等现实手法外,重点还在于提升质量适应国际标准或当地标准,尤其要注重明晰成分、标注不良反应,因为这些都是最被看重、最易受质疑的用药安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