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菜市场”代表了最市井的景象、最日常的生活,也交织着复杂的气味与细腻的感官记忆。当“菜市场”被赋予流行之名,并与当代艺术碰撞,是否能产生不一样的火花?2018年4月28日至5月7日,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商业区内,一个限时开放十天的公众艺术项目将会为这样的命题做出解答。
作为李宇春“流行实验室”推出的第一个公众艺术项目,在“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中,李宇春以总监制身份携手主办方X分子,邀请徐震、张鼎、郭鸿蔚、何翔宇、高露迪等十位中国年轻一代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发起了一场以“流行”为议题的公众艺术项目。
最生活的菜市场,最出格的艺术展
有人说,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就是一头扎进城市里的菜市场,在这里,更能清晰地看到普通市民的生活原貌。而对于如今大多数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沉浸于虚拟生活的年轻一代而言,菜市场则代表了一种充满怀旧感的生活记忆。它代表着触及普罗大众的消费主义,也包含着纷乱复杂的生活意象。在流行解构日常生活、反思并升级消费文化的当代艺术领域,“菜市场”无疑是见证艺术与日常交流对话的绝佳场域。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正是建立在这一“破格”的诉求之上。在为期十天的公众艺术项目中,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将对传统菜市场形象进行一次重新演绎。菜市场的一个个摊位将成为艺术家的工作现场,人们熟悉的日常情景转化为一种感受力,成为理解艺术家艺术观念的路径。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公众艺术项目为艺术进入大众视野赋予了全新的可能。在虚拟的菜市场空间中,融合多重感官、材质和创作理念的作品交替出现,让观者得到沉浸式的体验。而在这样的体验中,能够重新回归生活、审视生活,同时融入、“消费”当代艺术。
集合十位当代艺术家,呈现“色香味”俱全的艺术作品
在这一场大胆有趣的艺术实验中,总监制李宇春邀请了包括aaajiao、何翔宇、高磊、高露迪、郭鸿蔚、刘佳玉、陆平原、袁可如、徐震、张鼎在内的十位艺术家,从材质、感官、内核等数个不同侧面解构了“菜市场”及其包罗的事物。
来自上海、现在居住于柏林的艺术家aaajiao(徐文恺)的创作以强烈的科技想象以及文人情怀著称,此次出现在展览中的《Tasteless / 没有味道》亦将这二者融会贯通。艺术家宣称会在作品中虚拟出一种不存在的味道,当进入空间之内,空间内错杂的图像给予感官的暗示与刺激会将这样的味道变成现实。aaajiao希望籍此探讨人类感官与想象的相通性,以及话术、媒介权力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何翔宇则在作品中改变了人们日常看待物体的方式。他的作品《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以一种颇为昂贵的方式,呈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蛋托。这枚以铜质材料制成、并在表面施以鎏金工艺的蛋托,将原本廉价、并且充满工业流水线感的保护结构,转化为一种成本昂贵的神圣形象。对于观者来说,这样的反差可以被视为是对生活的全新观察角度,也用一种狡黠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剩余价值”。
艺术家高磊善于撷取生活化的对象作为创作媒材,并借用日常产品的“标准化”为元素,指涉井然有序的社会系统。他此次的装置作品《CHEW咀嚼》利用未剥离锡纸的口香糖条与裸露的口香糖条作为素材,分别构成“咀嚼”英文单词C、H、E、W的字样。而艺术家在装置中模拟的各类服务窗口排队的结构,也赋予了作品日常而疏离的体验感。
善于将当今社会中随手可得的“图像”,以颜色与形体变化将日常审美予以重塑的年轻艺术家高露迪在此次展览中,带来了颇具有迷惑性的装置作品《仙境》。由仿真面包片组成的床垫散发着阵阵奶油味,对观者来说,从嗅觉、视觉、触觉等多重错位的感官刺激能够激发出困惑而全新的感受,而这样多维度的体验则构成了混杂着虚拟与真实的“仙境”体验。
在人与植物之间,音乐可否成为让其获得某种通感的可能?来自成都的艺术家郭鸿蔚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与科学家合作,在云南和贵州的两片玉米田中,郭鸿蔚以田野实践的方式,在田间搭建了阵列音箱为玉米播放音乐,并选择以视频的方式将玉米的成长全程记录。而这样对于玉米生长形态的改变会让味道产生如何的变化?这正是人们希望在作品《听音乐长大的玉米》中寻找的答案。
而作为对于植物与音乐关系的另一种解剖,年轻的艺术家刘佳玉则在装置作品《菜市场和弦》中提出了迥然不同的可能。在这一作品中,无论是西瓜、还是香蕉,艺术家利用了农作物体内的电解质,从而让每一件农作物都变成了新的乐器。艺术家希望在此以新媒体艺术媒介作为手段,削弱技术与日常⽣活看似泾渭分明的距离感,重新创造人们对市井生活新的感知。
擅长用“故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陆平原此次将食物与故事结合。他将故事打印在可食用的糯米纸上,供观众购买、阅读并品尝。而这些故事则被挂在一只人们熟悉的、巨大“鲨鱼咬手”玩具装置中,让人在取阅故事的时候感受到某种幽默的焦虑。与此同时,观者在阅读并食用这些故事的同时,也会有被其他物体当成食物的错位感。
年轻艺术家袁可如的创作经常在超现实的影像世界中,体现对于当下生活的思考,而此次公众艺术项目中,她则呈现了一个拥有四个人物角色的赛博题材AVG电影游戏《科纳瑞恩—觉醒篇》。这件作品构建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虚拟赛博世界,将实拍影像和游戏互动相结合,探索了电影观看和体验的可能。而四台复古游戏机的出现,模拟了常常与菜市场相伴出现的街机和游戏厅,及其所代表的充满复古情怀的游戏时光。
在创作中强调视觉与观念并重的艺术家张鼎在此次呈现了巨型装置作品《肉铺》,这片长达10米的半封闭空间可谓是整场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在这个入口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长空间内,艺术家延续了其对空间强大的控制力,用戏谑的方式再现了一个熟悉的购买场景——位于菜市场中心的肉铺变成了摩登的Disco舞厅,最为原始粗暴的肉质形象与巨大的Disco球所发出的迷幻灯光交替出现,结合音乐所构成的漩涡,在这样的奇妙场景中,让肉铺这样平常的空间拥有了颠覆性的体验。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今日的领军人物之一,徐震一直善于在庞杂而扁平化的信息化时代,以独特的整合能力与创造能力,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奇观。此番参与“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公众艺术项目,徐震带来的是起源于2007年的作品《恐龙食品有限公司》。艺术家将各种腊肉拼接成了一条恐龙的模样,让日常食材经过重新包装、并置于全新语境。当这条烤恐龙作为雕塑装置陈列在现场,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边界被彻底打破,而其作为整个菜市场的橱窗部分,在公共空间的出现,也为观者还原了一种熟悉并陌生的原生态菜市场景观。
流行对话,让艺术属于所有人
此次“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是李宇春首次以总监制的身份参与当代艺术跨界项目。与此前《流行》专辑及巡演一脉相承,“流行实验室”延续了李宇春长久以来对“流行”的思考,也包含着她希望公众对“流行”这个话题所进行的开放性讨论:流行文化如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加紧密而深远的影响,而在这样的消费时代中,以艺术为媒介,如何能让美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与觉知。本次展览也是李宇春与艺术家喻红合作、特别艺术项目“1987”对话中国艺术“八五新潮”灵魂人物、“Chris Lee X Rain Room”《雨屋》等跨界合作后,再一次用艺术的方式,探索流行边界的“破局”之举。
对于参与“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的艺术家徐震来说,参与这次展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李宇春是代表这个时代的Icon,这次合作也正符合徐震®品牌长期以来的诉求,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通过这次展览能向大家传递一个讯息——艺术是属于所有人的。”而对于艺术家张鼎来说,这次有趣的实验则像是一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正如此次公众艺术项目的艺术顾问邓理所说,“我们希望流行实验室能够让艺术跳出小众圈层,在社会化的层面让艺术以流行和日常化的角度呈现,能让艺术被更多大众所感知,让艺术真正流行起来。”
在李宇春的构想中,“流行实验室”将通过发起不同的实验项目,邀请不同行业与专长的人们来讨论、思考、探寻与共建属于当代的流行观念,用艺术帮助大众基础行业进行消费升级,以流行带动日常生活的审美革命。
“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公众艺术项目
时间:2018年4月28日-2018年5月7日
地点:上海兴业太古汇(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78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