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游玩勃隆克沙漠,食宿裕都宾馆  ◇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火!2016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科技

信息编码出错拉卡拉支付系统摆乌龙

时间:2013-06-26 17:16:47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作者:陈文喜

近日,拉卡拉商户POS机发生的一个系统性的错误,一度让信用卡持卡人丁先生陷入疑似资金被盗的恐慌之中。

金融安全无小事。在刷卡购物广泛应用于大众日常消费领域的今天,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涉及信用卡客户、POS商家、银行及刚刚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连锁式的困扰。

信用卡被盗?

531日,北京市民丁先生接到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电话,告知丁先生的信用卡有笔异常交易,要其对本人交通银行信用卡在522日发生的一笔3000元的消费是否为本人操作进行核对。由于丁先生手上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自己也记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笔消费。于是,丁先生打开网上银行进行查询账单。

这一查不要紧,消费清单中的记录着实让丁先生大吃一惊。账单显示,该笔账单消费地点为北京市平谷区的一家超市,并且此前的数笔消费也显示的是该家超市。只是丁先生在北京10余年,从未到过平谷区,也就不可能在那里进行刷卡消费。但丁先生的信用卡也从未丢失也未借他人所用,再联想到网上有关信用卡被复制盗刷之类层出不穷的传闻,丁先生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摊上倒霉事了,由此怀疑本人的卡可能被复制而遭遇盗刷。

为了避免信用卡被盗刷,丁先生迅速进行挂失信用卡,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所幸的是,丁先生事后通过刷卡消费账单得知,该笔交易的确是本人操作,只不过交易地点并非为平谷区东庄大众超市,而是本人所在的公司申请的POS机操作造成的。

最终,丁先生的盗卡事件以虚惊一场结束。不过,对于POS机商户来说,引发的是资金是否能够准确到账的担忧。

问题系错误编码信息所致

明明是在自己公司POS操作的交易,账单上怎么显示的是在从未去过的超市呢?消费的资金是否也会因此误入错误地址的账户呢?对此,拉卡拉公司客服人员的回复是,拉卡拉系统发生错误造成的。

得知此事后,记者致电拉卡拉公司品牌推广部就以下问题进行采访:发生此类严重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拉卡拉发生如此错误对商户来说会不会给造成资金安全隐患,如果资金就如上述情况那样乱入账,商户的资金安全如何保障?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拉卡拉客户端系统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拉卡拉品牌推广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回复称:针对此次反映的丁先生遇到的问题,拉卡拉非常重视,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展开详细的调查和受理反馈。首先贵报记者对于商户反馈情况提出的采访问题失实,如:严重错误、普遍存在、资金安全隐患、重大安全漏洞等不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丁先生所遇到的困惑,拉卡拉方面解释道:经调查此次问题是商户的参考信息编码发生错误,没有给任何一方带来资金损失,超市也没有责任。这次问题属于个案,并已及时解决同时得到商户认可。

发生参考信息编码错误的原因,拉卡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错误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间歇性的发生。具体是哪个环节发生错误还不是很清楚。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拉卡拉方面表示:今后拉卡拉将更加严格审核用户信息录入,严格监管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拉卡拉方面还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金融支付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严格审核,各方面均符合金融安全要求,并且在多方面拉卡拉采取了高于标准的技术手段,不存在系统安全漏洞,更谈不上重大

个案频发恐非偶然

虽然拉卡拉方面表示此事只是个别现象,系统不会出现资金安全问题。不过,公众就拉卡拉系统安全性问题表示质疑的声音并不少见,拉卡拉也因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去年11月,有媒体报道深圳市一周内发生多起银行卡异地盗刷事件,而多名报案者称用过拉卡拉付款。其中包括拉卡拉便利店终端和手机刷卡器。据民警透露,犯罪分子可能在手机刷卡器上做了手脚,使之成为暗藏机关的木马,以盗取银行卡磁条中存储的信息,复制银行卡后异地取款。

今年4月,中华工商时报刊发的《拉卡拉曝出转账缺陷》报道称,90后的李小姐通过拉卡拉还银行信用卡,储蓄卡中的钱已经划出,信用卡账户却没有收到还款,导致还款延误并引发对用户自身信用记录的担忧。

而类似消费者用拉卡拉转账后,借记卡扣款成功,但接收卡没有接收到还款的信息的事情并非个案。

5月,中国经济网记者也针对拉卡拉系统安全发表过《客户信用卡还款未成功被扣1万元拉卡拉遭质疑》的报道。文章中讲述,上海的胡女士使用拉卡拉向兴业银行信用卡还款4000元,经过三次交易后还款均没有成功,回家后发现借记卡被扣1.2万元。胡女士多次致电拉卡拉客服,拉卡拉一会说兴业银行系统故障,一会又称还在查到底是哪里出错,就这样一直打太极。

对此,律师表示,目前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消费者需结合支付机构披露的支付服务协议和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

当下,第三方支付业务方兴未艾,构建完备的风控体系和增强责任意识是第三方支付保障交易安全的不二法门。专家表示。

最新信息

  本网讯 随着热泵行业的持续发展,产品技术的[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随着热泵行业的持续发展,产品技术的[详细]
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