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游玩勃隆克沙漠,食宿裕都宾馆  ◇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火!2016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财经

教你如何正确选择P2P平台进行投资

时间:2015-04-03 09:41:27  来源:华东热线  作者:

2015年伊始,伴随着“两会”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鼓励之声,部分针对单个平台的质疑之声也偶有出现。对投资者而言,清晰而冷静地分析这些声音显得尤为必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投资者可以从哪些维度来考察一家平台的资质和安全性,识别出真正靠谱的P2P平台。

了解平台背景和资质是基本

据网贷之家《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显示,2014年获得风投机构支持的平台数量较往年有大幅上升之势,风投机构入场,一方面出于其战略布局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优秀平台已经足够具备吸引资金流入的实力。实际上,除了拥有风投机构支持,以宜信宜人贷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优秀P2P平台已然已经站稳脚跟,凭借其背后宜信公司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行业运作经验,已然拥有了行业“排头兵”的领先气质。

确认平台安全性是关键

平台和资金安全性,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主要是通过平台的背景、团队资历、品牌知名度、以及亲友的口碑来判断,但是对于如何从平台的交易模式、投资标的的属性、风控技术等更专业的角度进行考量,则并不是很了解。

实际上,从源头把控债权质量,也就是保证借款人资质,对于P2P平台保证安全尤为重要。目前很多P2P平台都是可以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借款申请的平台。人人贷和拍拍贷的借款申请流程和宜人贷的“普通模式”借款流程比较类似,都是用户先填写身份、学历、工作、收入、住址等基本信息,再上传纸质资料扫描件的形式,在线审核后放款,一般情况下大概需要3-5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

宜信宜人贷去年通过大数据风控创新,推出了“极速模式”借款,这是一种业内领先的授信技术。用户不需要上传任何纸质资料,仅需三步操作,就可以在10分钟内获知借款审核结果,最快1天放款。这在国内外来说,都是首创,大大提升了借款申请的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保证了审核的严谨和精准度。极速模式目前推出已经将近一年了,用户的还款表现非常好。

此外,目前很多主流的P2P平台如宜人贷、拍拍贷、人人贷等,都与银行合作,启动风险备用金机制。通过规范的资金安全机制,来确保投资人安全。

分清借款标性质很重要

目前国内P2P市场平台数量众多,部分平台为了吸引眼球,推出一些名为“天标”、“秒标”、“娱乐标”的标的,大多为是即时出借、瞬间或者当天还款的标的。但实际上这些标的不是都真正的债权,只是为了让平台看起来很活跃,平台自己发的假的借款标,吸引投资用户的活跃度,让平台看起来每天都产生交易。投资者面对这些高收益的虚假标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实际上,一个平台究竟规模是否足够大,是否足够活跃,就要看是否有足够多的真实的债权。另一个重要考核维度就是债权类型。不同的债权类型的风险也都不同。

有的平台和融资项目对接,一般规模都比较大,一个上亿的项目可能拆成小额债权,对接数千个投资人,一旦此类项目出了问题,波及的将是数千投资人,平台要承受的风险和损失也比较大。有的平台是对接抵押类债权,多为房车抵押,标的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同时设有平台保障机制,相对来说比较靠谱。

有的平台与信用借款债权对接,例如宜信宜人贷,平均每笔债权金额大概是5万到10万元,额度较小。而且该平台要求理财用户对于每个借款标最多投借款全额的20%,这样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投资人资金安全。

收益要理想更要合理

除了资金安全,理财用户对P2P平台最关心的就是收益水平,许多投资人常常会被部分平台推出的高收益甚至超高收益吸引,殊不知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个逻辑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投资人能够拿到高收益,就意味着借款人要承担的还款压力就会大,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越大,逾期的风险就会越高。只有处在合理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水平区间,才能兼顾借款和理财双方的利益和资金融通交易的合理性。宜信宜人贷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7%~12.5%之间,让借款用户无需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让投资人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收益水平。

可以预见的是,2015年P2P行业还将继续迎来一轮新的成长与爆发,提升产品与服务水平,加强信审与风控能力,是P2P平台保证自身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投资者也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出真正靠谱的P2P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信息

  山东跨界通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详细]

推荐信息

中国企业文化传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