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李宁公司、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等体育服饰零售商在全国各地开有数以千计的专卖店。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集团已成长为电子商务巨头,拥有两万多雇员,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17亿美元。经营门户网站和聊天业务的腾讯公司市值将近1000亿美元。这表明,中国经济在发展成熟,已达到服务业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状态。中国服务业在稳步发展,非制造业活动如今在经济中已与制造业占据相同比重,即大约45%。其余的是农业。
报道指出,有关改革中国经济的会议的决策者对此予以鼓励。他们的目标是降低重工业、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配地位。它们是数十年来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驱动力。他们希望使经济实现多元化,通过提高服务行业的比重促进生产力发展。服务业涵盖众多领域,例如物流、旅游、工程、医疗和信息技术。
英国巴克莱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说:“方向相当清晰。他们希望使服务业充满活力,他们认为服务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源头。”
与英国和美国相比,就百分比而言,中国服务业的规模仍较小—在英美,众多服务行业几乎占经济的80%。但世界银行称,中国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自1980年以来已经增加了一倍。常健说:“经济恢复平衡已在进行之中。”
报道称,促使决策者调整经济的主要因素是:30年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国13亿居民中的很多人能够花更多钱购买非生活必需品。这种额外购买力的很大一部分用在了汽车和冰箱上,同时也促进了对电影、更好的医疗服务、去快餐店就餐、教育和聘请家庭教师等的需求。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说:“制造业仍将是经济的一个主要支柱,但考虑边际量的话,未来的增长将来自服务业。随着人们日渐富裕,他们想要更高的生活质量。”
最近,西方经济动荡,对中国出口依赖型的制造业大量生产的玩具、鞋和机械等产品的需求减少,这加速了上述转变。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迫切希望控制困扰着中国经济某些部门的过剩产能,这打击了钢铁等行业。
报道说,国家统计局进行的统计凸显了近几个月来出现的这一差异。衡量制造业活动的指数一年来一直呈现弱势,而非制造业指数相对表现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