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典雅的茶桌干净整洁,各类物品的摆放井然有序。
面前的他,温尔文雅、沉稳干练。言谈间,让人深深感到,他既有大多数企业家都有的不畏艰难、勇于创业的实干精神,也有很多企业家少有的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机敏睿智。
20年商海鏖战,他把军人的坚韧、记者的敏锐和公务员的宏观有机融合,一步步成长为商界精英。他把一个11人的小作坊发展成占地8万多平米,拥有2800多员工,其中退役军人180人,年销售额近15亿元的行业制式服装、智能定制服装、反恐科技装备等多元一体的集团公司。
他,就是原安徽省军区独立二师退役军人、江苏卡思迪莱服饰有限公司总裁、北京润泽金松科技装备公司董事长李志明,他同时兼任北京江苏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特聘讲师,安徽工程大学、江西服装学院客座教授……
为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会议等国内大型活动的服装设计和制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方队定制阅兵服,为建军90周年朱日河沙场阅兵研制单兵防护装备等,让李志明和他的卡思迪莱、润泽金松一次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军营历炼:两种能力受益终身
百里秦淮河发源地溧水,不仅具有水乡风韵、山地风貌显著特点,而且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1964年,李志明出生在这里。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父亲的英年早逝,无疑给这个兄妹五人的家庭雪上加霜。
7岁的李志明,就已经学会了做饭、放牛,立志为母亲分忧,与命运抗争。艰难的生活磨练了他节俭耐劳、勤学上进、执着坚韧的性格。
1982年,因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的李志明,无钱复读而去建筑工地做小工。从酷暑到深秋,他搬砖、挑水、和泥……汗水湿透了衣背,手上磨出了老茧……
三个月后,征兵的号角再次激荡起李志明从军梦想。毕竟,那是一个崇拜军人的年代。小时候看到军人,他心里总有一种向往之情。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他一路绿灯顺利通过体检、政审,来到淮河畔的安徽省军区独立二师服役。
如何迈好军旅第一步?李志明心里并没有数。第一个晚上,他思乡心切;第一次班务会上发言,他紧张的哭了;第一次队列训练,他有时也“双拐”……
然而,抱着改变命运、为父母争光的愿望,李志明沉下心来,融入环境,苦活累活抢着干,大事小事敢争先,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同年兵中的佼佼者。
1983年,“东北二王”案件震惊全国。李志明被抽调参加追剿任务,近两个月高度戒备。虽然没有亲手抓到“二王”,但也练就了他不怕困难、敢于应战的意志品质。如果说这次行动让他对军人使命有了感性认识,那么让他直面生与死的则是一次救人经历。
1984年寒冬的一天傍晚,刚刚执行完淮河大桥警卫任务的李志明,在返回宿舍途中,突然听到“砰”的一声,不好!有人跳河!他来不急多想,纵身跃入河里,在寒冷刺骨的河水里将跳河女青年拖上岸,并送到医院。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平时学习积极努力。李志明自幼喜欢读书看报、写写文章,军营则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陆续发表的“豆腐块”,不断升华着了他的文学素养。
三年军旅生涯,三次荣立三等功。李志明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让他感恩于心的则是经过军营磨砺,带给他的两种能力——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增强了料理生活的能力,伴随着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金字塔。
工匠精神:打造“国家裁缝”和“制造先锋”
1985年,退役后的李志明,应聘到某乡镇企业杂志社当记者。三年的不停采访、辛勤笔耕,他逐渐成为业务骨干,并转为国家招聘干部。
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从采访了众多企业家中受到鼓励和启发的李志明,却依然决然地辞去了公职。
1998年,带着巨大的“创富”热忱和追梦情怀,李志明和妻子从金林在传统密集型企业的服装行业中嗅出商机。他们从11把剪刀做起,从做帽子起家,一起创办卡思迪莱服饰公司。
梦想不只是光彩照人,追梦途中不乏险滩暗礁。谈起第一单生意,李志明刻骨铭心。由于急于求成和缺乏契约意识,他们接了笔100多万元的业务,就在加班加点赶制服装时,对方突然告知取消订单。
从此,在研究“成功学”同时,李志明更乐于钻研“失败学”。他一手借助体制优势,一手借助市场化道路,不断规避风险,不断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创新,完善着企业的“四梁八柱”。
“我负责公司的战略管理和关系拓展,妻子负责生产和全面管理。我们在多年积累的定制服装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了高科技研发和应用,实现了突破转型……”李志明和妻子这对“黄金搭档”在业界有口皆碑,引领着公司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尊崇军人,李志明生产军装。“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军人的本质没变。脱下了军装,部队的本质没有忘,所以对军服有很深感情,而且制服本身就有一种神圣感。”
2009年,武警阅兵礼服定制招标,国内16家大型军工制服企业参与竞争。作为一名老兵,李志明深知这是一份难得的荣誉和责任。他担任总指挥,组织专业的设计打样和量体裁衣团队,先后三次修改方案,通过十余项检测考核和反复试穿,最终过关斩将,一举中标,开创了中国阅兵史上由民营企业承制阅兵服先河。
了解官兵的训练需求和强度,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服装。李志明带领设计师、量体师多次深入训练场,详细了解官兵形体特点。他适时提出打破常规西装版式结构理念,指导技术人员攻克阅兵服除褶等难题,通过高温定型、制作成免烫衬衣,填补了国内空白。
阅兵式中,身着卡思迪莱研制的新型特战服的武警方队整齐划一,展现出的雄壮军容震撼着现场和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李志明不失时机地组团参加巴黎国际警察与军队装备展,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参展商之一。目前军品订单应接不暇,成为公、检、法、工商、税务等单位服饰的标准制定及生产定点企业。
与此同时,李志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先后成功开发出制式服装工艺西服化等一系列新技术,推动技术装备更新和产品优化升级。公司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建立迪莱设计工作室,专门开发职业装时尚化亲切型品牌和时尚典雅的成功男士商务品牌等,他提出的打造“宁派”服装经典的愿景正一一实现。
除了做好国内市场,李志明还将目光瞄准海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如今中东地区多个国家的制服都由他们提供,而且订单每年都在增多。
一段军旅、一生军人。“产业报国、科技强军”一直是李志明的创业情怀。2009年,他在北京创办了以提供反恐综合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以“智能强警、科技安邦”为使命的装备公司。从此吹响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企业转型驱动升级号角,标志着集团开启了从‘国家裁缝’到‘智造先锋’的战略升级之路。”
2018年5月17日,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展召开,李志明带领他的“作战机器人”闪亮登场。在第八届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他们展出的轻量化防弹衣系列选用复合型材料制作,大大降低了重量,防95式自动步枪的防弹衣只有1.4公斤,减轻了士兵的非战斗型损耗,提升了战斗力。
“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实战中关系到每一名士兵的生命。我们将通过专业的设计研发团队,提供高端定制化、性能优良的单兵装备……”李志明的军人情结溢于言表。
商业哲学:做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
从白手起家到产值过亿,到底再追求什么,是李志明经常思考的问题?生意人、商人与企业家有什么区别?
李志明见解独到:“成就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和员工的齐心协力,真正的企业家在完成自我实现、企业发展同时,必须有奉献情怀。坚守社会责任,就是坚守企业生命。”
为此,一方面,李志明创建卡思迪莱商学院,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合作机构等共同学习提高;传播“以诚为做人之根,以信为处世之本,以实为创业之宗,以新为发展之源”企业理念;在团队中塑造以“爱与和谐”为核心的家文化;向员工传递正确的方向、方法和方案;针对基层、中层和高层员工打造利益、荣誉和精神三个共同体,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让员工自觉立标、追标和创标、超标;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社会责任感主题教育,在管理层中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在全体员工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了“美在心灵、和谐生产、快乐赚钱、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公司先后安排200万元为员工宿舍安装空调、电视机等,开辟学习、娱乐和体育场所,定期调整员工工资,成立爱心捐助委员会,每年为员工进行体检,定期请知名医疗专家坐诊,组织公益讲座300余次……
另一方面,李志明一直坚持扶贫帮困,先后向汶川、玉树灾区和残联等捐款500多万元,服装近3万套(件);出资近3000万元,在南京栖霞摄山星城成立卡思迪莱分公司,吸纳当地350多名、平均年龄45岁左右的失地失业女性就业;2018年,公司举办多场为抗战老兵、退役军人、农民工兄弟送温暖的捐赠活动,累计超300万元……
“江苏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南京市市长质量奖”和“首届百名退役军人创业之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是政府和百姓对他的由衷褒奖。
回望来时路,奋进新时代。李志明感慨万千:“没有坚持到底的失败,没有半途而废的成功。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必有精华!”
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高强度的繁忙工作并没有让年逾半百的李志明感到疲惫,反而让他激情满怀,像陀螺一样在转动中停不下来。工作之余,他依然坚持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国学经典、人文历史等都是他的兴趣。
军装给了他力量,他还军装以荣光。
李志明,志在四海,明达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