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董事长任吉宏
蓝白餐饮公司员工手中都有这样一本“日行一善”日记
一本32开的小册子,原本平淡无奇。然而,在蓝白餐饮公司的员工手中,这本“自省利他日记”要求每位员工做到“日行一善”,并记载自己每天“行善、反省、幸福分享”的心路历程。
一家企业,为何要花如此多的精力着力于员工的“日行一善”?掌舵人任吉宏董事长给出的答案是:为了打造企业的文化内涵,让文化这个“DNA”在百年之后仍能继续传承。
“日行一善”从点滴小事做起
记者拿到手里的这本32开的“自省利他日记”是蓝白餐饮的第三版“日行一善”手册。封面上印有一个大大的“悟”字,后面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家格言,令这本册子顿时有了厚重感。
翻开日行一善记录簿,前面几页是蓝白的企业文化基本理念,详细注明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员工修养、励志理念。在这个着力于精神教化的小册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后面一页页的“日行一善事例”了。
“日行一善”并非要求员工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善行几乎发生在每天的点滴小事中,与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紧密相连,可以是“孝亲敬老”“善待家人”“遵德守法”“爱岗敬业”等等。
记者在一位一线员工的日记本中看到,在10月7日那天,她记录的日行一善内容为“给远方的父母打去了问候电话”。还说:平时的忙碌令自己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天气变冷,打个电话提醒他们及时添衣保暖。而10月28日这天的日记内容则为“猛然想起对面坐的同事今天过生日,一大早就给她送去了生日祝福”。
当然,也不是每天都能够有上佳的反省内容,发生的过错也要实事求是地记录。譬如,一名科室管理人员在一天的反省感想中写道:“中午有朋友到来,自己又没把住关,喝酒喝高了,影响到下午的上班时间,也影响了形象,真不应该。希望下不为例。”
“行善”改善家庭关系,和谐社会
企业文化办副主任李丽华,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各个部门和营业网点检查员工的自省利他日记执行情况。全公司所有部门的管理人员是检查的重点对象,要做到每个季度都能检查覆盖一次。“实际上,自省利他日记中,员工‘日行一善’的内容几乎都离不开周围的人、事、物。”李丽华举例,比如说,在店面工作的员工面带微笑就是一善,帮助别人也是一善,孝敬父母也是行善。记者看了一位科室人员的日记。他是从2009年公司开始提倡“日行一善”起,就坚持记日记的,至今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他说,关键不在记,重要的是做。如果你没做,就没内容可记。当然,每天想着记,也会促进做。这对个人的德行历练是件好事。
“我们要求员工除在企业做好事,回家也要做好事。家庭关系搞好了,和谐度增加了,员工上班的心情也自然就好了。”任吉宏说,自己就曾经写过一篇行善日记被妻子看到,令她很感动。
助推企业文化成为生命“DNA”
企业管理事物纷杂,但是为何要花如此多的精力着力于员工的“日行一善”?对此,任吉宏给出的答案是:“日行一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需要载体,自省利他日记就是载体之一。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才有了让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DNA”。
“企业要做长久,得有文化的支撑才行。”任吉宏说,任何企业的产品、经营方式、规章制度等等,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唯有企业文化才是能够传承百年、甚至更远的企业精神。蓝白已经创立17年了,企业文化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将来蓝白要打造百年老店,更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如家文化”让员工有了归属感
实际上,“日行一善”只是蓝白打造“如家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公司至今开展的弟子规天天读、关爱员工的“五个一”爱心工程、蓝白慈善基金以及孝亲敬老文化活动等等,都是“如家文化”的重要内涵。
在任何蓝白店面里,都有统一制作的文化牌,文化牌的内容多以德行教育和励志为主;走进任何一家蓝白快餐厅,你都能免费阅读到《弟子规》;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蓝白海天酒楼里,处处都有儒家文化的浓郁气息。
蓝白的“如家文化”,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了归属感。蓝白对于在企业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实行“五个一”爱心工程:员工新婚赠送一台彩电;生育子女、子女考上大学都有1000元的红包;父母离世则有1000元的抚恤金;员工父母年满80周岁,每年重阳节增发1000元的赡养费;对于合同制员工在购房时发放1万元的补助资金,等等。粗略统计,蓝白每年在打造“五个一”工程上花费约在七八十万元。
蓝白如家,2000多员工从孝道抓起,践行弟子规;如家蓝白,令蓝白的职工真心实意对待消费者。企业有了亲情孝道做文化层面的引领,支配着员工的言行举止,自觉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成为铸就“百年老店”不可替代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