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就将前往大邑县和小朋友们见面了,在这之前先给大家充充电,打打气。”杨薇在台上说道,台下是三生公司四川分公司的近百名公益志愿者。
10月,“手拉手”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又来到四川,24日,四川地区的三生志愿者在分公司参加了为这个项目所专门规划的培训课程,为第二天的探访之旅紧张地做着准备。项目的负责人、同是三生志愿者的杨薇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赵曼云老师一起,给志愿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培训课。
杨薇主讲了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内容是三生公益理念解读。这是三生志愿者们再熟悉不过的内容了,但每次培训杨薇都会非常郑重地和志愿者阐述一遍。“三生‘自尊敬人’的价值观理解起来很容易,说的就是要不断自我改善,然后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但实践起来需要坚持,就跟三生‘爱心1+1’公益理念倡导的积小成多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
赵曼云老师生动讲解志愿者服务理念
赵曼云老师的讲课,对现场志愿者来说就比较“新鲜”。“什么是志愿者精神?”赵曼云倾听着台下东一句西一句的回答,微笑的给予了鼓励:“你们回答得都不错,但还不够全面,我来给你们概括一下。”接着赵曼云生动地讲解志愿者精神、如何做好志愿者工作、志愿者个人成长等内容,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台下的志愿者获得成长。
“你们知道该如何和留守儿童相处吗?”对这个问题志愿者们显然不知该从何答起,台下主动回答的声音并不多,对此赵曼云说:“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是来解答这个问题的。”这天开展的培训课,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三生志愿者整体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第二天在成都大邑县三岔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探访之旅做准备。除了上午的课堂,下午还专门安排了实践课,学以致用。一整天课堂下来,才会从上百名志愿者中,挑选表现突出的20名,第二天随组织方一同前往大邑县。
赵曼云说,志愿者就是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的群体,就像是一盏灯,照亮困难者前行的路。但是如果这盏灯不会发光,那怎么能照亮他人呢?所以志愿者要进行自我充电,深刻理解志愿者精神,掌握对应的志愿技能,才能更好服务特定的人群。
赵曼云还说,志愿服务不是一腔热情就足够的,还得讲究技能办法。“灾民被困数日,首先需要的是水和食物,如果你先送去的是衣物,恐怕大家对你的善意只能望而兴叹了。”赵曼云说,关爱留守儿童也一样,带着社会贴给他们的“莫须有”的标签去看待他们,显然是非常错误的事情。关爱留守儿童需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要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的走进去,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快乐起来。
三生志愿者分组互动,学会倾听与沟通
对于此,不少志愿者也深有感受,看似简单的公益之举,其实并非想象那么容易。当天参加培训的志愿者中,就有部分在8月份参加了四川广元的探访之旅。谈起那次经历,他们有所体会:“如果不懂得如何跟这些孩子沟通,那他们只会对你显然陌生而不敢亲近,这样你的爱心还从何表达起?”
赵曼云表示,志愿者要学会成长,从一开始了解志愿者服务的真正内涵,给自己一份公益服务的长远规划,通过培训掌握更多志愿服务的知识技能,为自己“充好电”,更好的照亮他人。 |